新城社区关工委开展“法律进校园——家长专场”宣讲活动
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家长的法律意识,营造安全健康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,引导家长用法律武器守护孩子的合法权益,近日,新城社区关工委、新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辖区海勃湾区第十四幼儿园,开展 “法律进校园——家长专场”宣讲活动。活动特别邀请凤凰岭街道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标正担任主讲人,为幼儿家长带来一堂实用易懂的法律知识课,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。“家长们最关心的,就是孩子在学校会不会受欺负、自己带娃有没有踩‘法律红线’。” 宣讲伊始,李主任用接地气的开场白拉近与家长的距离,围绕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与未成年人成长密切相关的内容,结合真实案例展开讲解。针对家长担忧的校园欺凌问题,李主任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条款明确说明:“遇到打骂、孤立、造谣等欺凌行为,一定要维权!法律保护孩子的身体权、名誉权和隐私权,不仅可要求对方赔礼道歉,还能依法追究责任。同时也要提醒孩子,12岁以上的孩子若参与严重欺凌,同样需承担法律后果,‘未成年’不是‘免责符’。”现场有家长提问 “8 岁孩子偷偷花几千块充游戏怎么办”,李主任立即解答:“未成年人实施超出年龄认知的消费行为,家长可主张行为无效,要求商家退回费用,这是法律赋予家长的‘维权底气’。”在新宪法部分,李主任重点强调“个人信息保护”与“教育平等权”:“孩子手机里的聊天记录、家庭住址等信息,任何人都不能随意泄露;无论孩子身体是否有特殊情况、成绩好坏,学校都必须平等对待,这是宪法赋予每个孩子的权利。”谈及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》时,他特别提醒家长“别当甩手掌柜”:“即便家长分居、离婚,也需共同抚养教育孩子;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的,要常联系了解情况。打骂孩子、逼孩子无休止补课均属违法行为,保证孩子睡眠、教防溺水知识、培养劳动习惯,这些都是法律要求的‘带娃必修课’。”
宣讲过程中,李主任设置“提问互动”环节,家长们踊跃举手,围绕孩子在学校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。李主任逐一耐心解答,还结合案例传授家长“维权步骤”——先保留证据,再与学校、商家沟通,必要时可联系社区或法律机构协助。活动尾声,新城社区工作人员为到场家长发放《青少年法律常识手册》《家庭教育法律指南》等宣传折页。不少家长当场用手机拍照记录重点,还主动添加社区联络人微信,方便后续咨询。“以前总觉得法律离生活很远,今天听了课才知道,这些法律条文都是保护孩子的‘硬保障’!” 家长李女士手持手册感慨道,“以后带娃更有方向了,也知道遇到问题该找谁、怎么做了。”
此次法律宣讲是社区“护苗成长”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。未来,社区还将联合学校、街道关工委开展青少年法治漫画展、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,把法律知识送到孩子身边,让更多家长、孩子懂法、用法,以法治力量为辖区孩子铺就安全、健康的成长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