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城社区网格员的一天——用真心敲开群众家门,做 “零距离” 贴心人
“一支笔,一个本,记录着社情民意;一个人,一网格,提供着全科服务。”排查安全隐患、了解社情民意、宣传政策法规、调解矛盾纠纷……这些在旁人眼中的琐碎小事,在网格员心中都是关乎民生的“大事”。他们用脚步丈量网格,让“有事找网格员”成为居民的共识,更让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愈发接地气、有活力、含温度。
晨曦初破,微光倾洒在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上,唤醒了这个满是烟火气的社区。伴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,网格员吕艳弘穿上红马甲,攥紧工作日志,开启了一天的忙碌。
清杂物消隐患,筑牢安全“防火墙”
网格巡查中,吕艳弘像位细心的医者,为社区“把脉问诊”。看到楼道堆放杂物,立刻上前劝阻,及时消除消防隐患;检查沿街商铺时,逐一核对灭火器、烟雾报警器、应急灯等设备是否齐全有效,向商户负责人和店员普及安全知识,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提出整改建议,用细致守护辖区安全。
采信息常更新,织密人员“数据网”
信息采集时,吕艳弘始终践行“礼、细、诚、信”四字准则。入户敲门先问好,“礼”字当先拉近距离;信息登记逐项核对,“细”致周全不漏一人;交流中怀揣真诚,用“诚”心换民心;承诺事项说到做到,以行动取“信”于民。为确保数据精准,她先将信息记录在《网格员入户信息采集登记表》,再同步录入海区e家小程序和智慧乌海民生服务平台,反复核实分类,力求网格内家庭情况清、人员类别清。
勤入户访民情,真情架起“连心桥”
“脚勤、嘴勤、手勤、脑勤”是网格员吕艳弘的入户准则。她挨家挨户看望高龄老人,关切询问生活起居与身体状况,提供亲情陪伴、心理疏导、安全提醒等服务,及时解决老人们的急难愁盼。“谷奶奶,最近电信诈骗高发,陌生链接别点、陌生电话别接,涉及转账汇款的千万别信,有情况第一时间找子女或我!”宣传防诈知识时,她一遍遍叮嘱居民,教大家识破骗局,守住自己的“钱袋子”。
解民忧暖人心,成为居民“应急宝”
处理12345派件时,吕艳弘坚持“第一时间响应、第一时间核实”的工作原则。当天,有居民反映龙祥雅苑小区西门夜间车辆通行需保安遥控起杆,保安休息时居民摁喇叭催门,严重影响休息。吕艳弘立即到场查看,发现西门虽有“禁止鸣笛”标识,但物业值班电话字样模糊。经她协调,物业迅速联系广告公司制作了醒目提示贴,放大值班电话,同时让管家群发夜间禁鸣通知。她还及时向投诉人反馈结果,对方连连称赞。这件事也让吕艳弘更深刻地意识到,网格工作要变“被动接单”为“主动发现”,提前排查安全、环境等隐患,将矛盾化解在萌芽,让12345热线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,实现“小事不出网格、大事不出街道”。
忙完一天的工作,吕艳弘翻开工作日志,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全天的点滴,解决的问题、居民的感谢,都化作她前行的动力。
网格员是居民的“贴心人”、网格的“好管家”。他们在家长里短中奔走,在柴米油盐里牵挂,用脚步编织起基层治理的细密网格,让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照亮街巷。守护一片网格,服务一方百姓,他们用“零距离”服务,让基层治理的温度直抵人心。